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?7大常见诱因,早了解早预防!

脑血栓是目前脑部危害最大的一类脑部慢性疾病,具体是指在大脑血液流动较为缓慢、血压偏低的情况下,血液中的某些物质附着在动脉上形成内膜,这种情况就叫做脑血栓,通常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,且男性多于女性。

脑血栓的诱因有哪些呢?

1、血管壁病变

血管壁病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疾病,比如动脉粥样硬化、动脉炎、先天性异常、中毒、动脉壁损伤等,在这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。除此之外,患者进行脑部手术、穿刺、导管等也会造成脑血栓的发生。

2、血液粘稠度增高

这种情况主要是指老年群体,随着人体的年龄增长,其血管很容易出现病变,同时也会导致血管内膜逐渐粗糙,使得大量血小板依附在血管内膜上,长时间下来就容易形成血栓。除此之外,血液中的胆固醇、纤维蛋白原增加,就会造成血液的黏稠度增加,从而降低血液的流动速度,这样也会导致脑血栓的形成。

3、凝血机制异常

患者的血液出现异常,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应用抗凝剂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,同时妊娠、手术后等都会引起凝血机制异常。

4、血流动力学改变

当血液的动力学出现变化时,比如血流量、血压出现变化都会造成的大脑局部血量出现异常。如果这时患者的血管本身就存在问题,比如出现狭窄、调节功能失效、高血压病、心脏功能障碍等,就会造成大脑血液的供给出现异常,从而形成脑血栓。

5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

当大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,就会导致血管出现狭窄情况导致血管的表面凹凸不平,最终引起血压增大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,造成机体的血液凝固系统运作而形成血栓。

6、季节变化

通常脑血栓可在全年出现,但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明显发病高峰期,其中以夏季发病为主。由于夏季天气气温身高,由于外界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体内血压升高,同时再加上饮食问题,更容易诱发脑血栓的出现。所以在夏季患者最好不要吃大油、高糖的食物,避免血液粘稠度加重。

7、其他因素

主要血管邻近发生病变,比如出现颈椎病、肿瘤等情况压迫血管,导致大脑供血不全;同时

如果大脑局部地区出现栓子,也会导致血管受到压迫,从而诱使脑血栓的出现。

目前对于脑血栓的治疗,主要以针对原发病的控制为主,比如因高血压、高血糖等因素所引起的脑血栓,只要控制这些疾病就能有效控制脑血栓的状况。如果患者的脑血栓较为严重,最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,选择开颅手书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,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脑血栓的破裂,降低对患者大脑的伤害。同时在治疗期间的患者最好定期前往医院检查,时刻了解自己大脑血栓的情况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(http://www.liekang.com/)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立即删除。本文作者:小投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iehen.com/368557.html
(0)
小投的头像小投
上一篇 2024年3月27日
下一篇 2024年3月27日

相关推荐